分布式风电基地瞄准高电价沿海地区
发布日期:2012-03-30 09:48:00
有媒体报道,“十二五”期间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策略将有所调整,风电产业以往“建设大基地,融入大电网”的战略,将被“集中式+分布式”并重的发展战略所取代。未来中国将在沿海等电力负荷较大的地区建立一批分布式风电基地。
在对国家主管部门及行业协会的调查中了解到,风电行业强调在负荷中心分布式发展,主因并非分担当地用电负荷,而是绕开电网桎梏。因此,并网方便、上网电价高的东南沿海成为企业首选。
目前上海、江苏和浙江等地的海上风电规划已在推进。上海市已规划了8个风电基地,2015年有望实现三个项目。
另外,国家于2010年正式推出了4个位于江苏、总计100万千瓦的特许权招标项目,多家风电运营商中标,且上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前已通过审查。
国家能源局权威人士在接受采访时称,由于现在风电基地在消纳和外送方面都比较困难,因此国家支持安徽、河南等没有风电基地的地区加快发展。随着低风速风机等一系列新技术的发展,上述不具备发展条件的地区现在也可开发风电场。
据了解,国家发改委在2009年发布《关于完善风力发电上网电价政策的通知》。《通知》公布了按风力资源从优到劣划分的I、II、III、IV类风力资源区的具体地域。根据这一划分,拥有优质风力资源的I、II、III类地区主要位于西北、华北和东北地区,但上网电价仅为0.51元/度到0.58元/度。而IV类资源区为除I类、II类、III类资源区以外的其他地区,上网电价为0.61元/度。
供稿:可再生能源事业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