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联能软件公司-专业软件产品及解决方案提供商
木联能软件公司
 



技术支持
QQ群


029-88895802
010-62026815
029-88895801
170225657

特高压十二五规划上报 电力“高速公路”启动


发布日期:2012-05-02 11:26:00

  在电网建设中,最火的当属“坚强智能电网”,这一概念也被业内专家认为是特高压电网加智能电网的组合。按照国家电网规划,特高压电网是坚强智能电网的骨干网架。

  早在2004年,国家电网公司(下称“国网公司”)便提出了一个雄心勃勃的计划,拟投资4060亿元,用15年时间将分散在东北、华北、西北、华中、华东的电网连成一片,以实现电力资源的优化。不过,其经济效益、安全稳定等备受各方质疑,相关核准工作也一度停滞不前。

  但国网公司从未放缓推动它的脚步。去年淮南至上海正负1000千伏交流输电线路的顺利“通关”,冻结了近两年之久的特高压交流审批工作破冰。本报记者调查获悉,2012 年中国特高压线路建设将全面提速,国网公司将力推“四交三直”共计7条特高压线路“通关”并开工,仅今年在坚强智能电网的投资将超过3000亿元。

  今年4月,国网公司再度推出《特高压电网“十二五”规划》,拟推动特高压建设纳入国家级电网“十二五”专项规划。若此举成功,特高压建设进程无疑将进一步加快,电力“高速公路”将迎来新发展。

  ⊙上海证券报记者 潘高颖

  多项国家级战略规划护航

  去年3月,建设特高压电网被列入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这是特高压第一次获得国家战略层面的认可。

  《纲要》中明确指出:我国要适应大规模跨区输电和新能源发电并网的要求,加快现代电网体系建设,进一步扩大“西电东送”规模,完善区域主干电网,发展特高压等大容量、高效率、远距离先进输电技术。

  去年5月底,第一条特高压线路——哈密至郑州正负800千伏直流输电线路获得国家发改委和能源局批准,新疆这一能源富庶之地“煤从空中走、电往全国输”的发展大计也迈出了第一步。

  同年9月底,第二条特高压线路——淮南至上海正负1000千伏交流输电线路获得了国家发改委核准的消息爆出,并引起了市场热烈反响,有业内人士认为,此举意味着冻结了近两年之久的特高压交流审批工作破冰。

  至去年12月初,国网公司承建的1000千伏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扩建工程正式投产,单回线路输送能力达到500万千瓦,这也意味着我国特高压远距离输电技术的日臻成熟。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一位专家当时告诉本报记者:“电网建设加快是一定的,随着我国峰谷差越来越大,加强电力运输通道建设非常迫切,尤其是北电南送、西电东送。国家发给华东两个特高压的路条,目的就是加快这两条线路的建设以解决结构性缺电问题。”

  当年底,国家能源局正式公布了各界期待已久的《能源科技“十二五”规划》,其中对输变电领域的描述中,远距离输电技术、间歇式电源并网及储能技术和智能化电网技术等5个能源应用技术和工程示范重大专项赫然在列。

  今年初,国网公司在召开年度工作会议时,该公司总经理刘振亚更坚定表示,今年要继续推进“四交三直”七条特高压交直流线路再拿“绿卡”。

  中国能源学会副会长、国家发改委能源所前所长周凤起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称:“特高压仍然在争议中,但推进的步伐并没有停止。”

  为了特高压建设进程进一步加快,国网公司近期还出台了专为特高压发展“量身打造”的《特高压电网“十二五”规划》。记者日前从消息人士处获悉,目前国网公司已将上述规划上报至国家能源局,拟推动特高压建设纳入国家级电网“十二五”专项规划。若此举成功,特高压建设进程无疑将进一步加快。但该人士也称,最终能否被采纳还需主管部门综合考虑各界意见和评估才能决定。

  根据国网公司制定的《特高压电网“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将形成“三纵三横”的三华同步电网,与之前目标基本无异,不过目标网架与此前国网公司公布的网架相比已经出现了一定变化。尤其在直流方面,明确提出2015年将投产16条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与之前提出的11条相比增加了5条。

  时至今日,《特高压电网“十二五”规划》能否顺利并入国家级电网“十二五”专项规划已成为业界关心的热点。多位受访人士纷纷认为,这项为特高压“量身打造”的规划将是“十二五”期间电力“高速公路”能否站上新起点的关键因素。

  交、直流线路“通关”难易有别

  所谓特高压,是指交流1000千伏及以上、直流正负800千伏及以上的电压等级。目前我国除西北电网是330千伏之外,大部分电网主网架采用的是500千伏电压等级。

  中国电力工业研究所一位教授透露,8年前国网公司首次将发展特高压电网的“雄心壮志”公之于众时,世界上只有日本与俄罗斯铺设了尚未转入商业化运行的特高压线路。

  而如今,有着正负1000千伏晋东南-南阳-荆门交流示范工程及其扩建工程的成功运营,我国特高压技术已然走在了世界前列。即便如此,社会各界对特高压技术,特别是特高压交流输电技术是否完全成熟、是否满足设计需要、是否安全稳定等方面的质疑仍未停止。国网公司推动“三纵三横一环网”特高压主干网架搭建的过程并不如想像中顺利。

  去年,哈密至郑州正负800千伏直流和淮南至上海1000千伏交流两项示范工程顺利“通关”。而本报记者从国网公司内部人士处了解到,这仅仅是去年上报的八、九条线路中的有限“斩获”。

  “特高压线路的核准要获得能源局和发改委两个部门的路条,我们上报过的线路有许多已经是从2009年起每年申报一、两次,但至今都没被批复,可见国家对线路审批的谨慎和严格。”上述人士告诉记者。

  据记者掌握到的信息来看,国网公司今年预计推进“四交三直”特高压线路“通关”并开工,力争“一交两直”获得相关部门核准。

  其中,“四交三直”项目包括:锡盟-南京、蒙西-长沙、淮南-南京-上海、雅安-皖南四条交流,以及哈密南-郑州、溪洛渡-浙西、哈密北-重庆三条直流;“一交两直”则是浙北-福州交流,以及淮东-四川、锡盟-泰州直流。

  “由于技术路线的区别,交流项目相比直流项目获得审批要更难一些。”一位业内人士这样告诉记者。

  记者了解到,交流线路稳定性弱于直流线路,但在传输效率及项目建设难度上却都高于直流线路。

  商务部长陈德铭过去曾在公开场合表示,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是目前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最具挑战性的电网工程。国家电网及其他相关机构对是否发展特高压技术目前看法也比较一致,但在特高压技术的某些适用领域,尤其是对交流特高压技术的应用以及由此出现的交流同步电网规模扩大,大电网如何进一步提高安全性等方面,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讨论。

  本报记者还从国网公司内部获悉,目前已获得能源局路条的特高压交流工程仅有锡盟-南京线路,且该线路已进入筹备开工阶段,而直流工程则有溪洛渡-浙西、哈密南-郑州工程;另外,今年4月锡盟-泰州直流线路将上报路条申请,7月完成可行性研究并落实评审意见,10月上报发改委核准。

  此外,记者还从有关部门获悉,哈密-郑州正负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和新疆与西北交流750千伏第二联络通道哈密-青海柴达木750千伏送电工程计划于今年5月开工建设。

  国产设备商共享大蛋糕

  沐浴在“智能电网”概念春风中最“得意”和最“得益”的当属国内输变电设备厂商。

  由于国家对特高压示范线路有严格的设备国产化要求,国网公司投入的关键设备研发经费与相关公司的产能设计都动辄上亿元。

  国网公司公开信息显示,今年在坚强智能电网的投资将超过3000亿元,其中,集中针对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开展的研发经费就可达80亿元。

  国网公司特高压部负责人张正陵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特高压交流示范工程设备全部由国内企业供货,综合国产化率达到90%。但变压器和开关的少数组部件及原材料从国外进口,主要包括变压器套管、绝缘成型件、硅钢片,以及开关套管、灭弧出头和操作机构。”

  他说,这主要是受我国基础工业发展水平和工艺水平的制约,和电压等级无关,包括500千伏、750千伏电压等级的相关设备同样依靠进口。

  业内人士认为,若国网公司“十二五”初期初步建成“两纵两横”特高压骨干网架,到2020年特高压电网基本建成的目标实现,则按照国网公司在特高压上总投入4060亿元来看,交流项目将分享其中的2560亿元,直流为1500亿元。

  不少机构对此认为,特高压设备领域为寡头竞争格局,特高压“整体、快速”推进建设将给特高压设备制造商带来发展机遇。

  公开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已形成了全套特高压输变电设备的国内批量生产能力,设备综合国产化率达到了90%,已掌握市场主导权的国内相关企业,无疑将从这千亿蛋糕中分得利好。

  在国网系设备公司的生产计划中,已能寻找到设计产能增加的迹象。据了解,位于山东济南的中电装备山东电力设备有限公司(下称“中电装备”)产业基地将主要研制和生产特高压交流变压器、换流变压器、电抗器等系列产品,预计基地全部建成后中电装备的生产能力将提高5倍左右。

  而国网公司还向本报记者介绍,目前特高压行业进入门槛较高,国内的主要设备厂商比较固定,“一般一条线路几家厂商都有涉及。”像特高压变压器主要涉及特变沈阳、天威保变、西安西变;GIS和HGIS开关则涉及西电西开、新东北电气、河南平高。

  国产设备商喜迎示范工程新订单

  刚刚过去的3月,国家电网公司(下称“国网公司”)一纸特高压设备中标公告,激起了行业久违的“热情”。

  根据中国西电3月13日公告,该公司在国网公司“皖电东送”——淮南-上海特高压交流输电示范工程招标中获得订单,设计产品包括1000千伏GIS组合电器9间隔、1100千伏GIS母线设备两套、1000千伏变压器11台和1000千伏电抗器14台,为此次中标公司中份额最大的订单,机构预估交货金额可达18亿元。

  仅次于中国西电的平高电气中标订单也非常可观:包括1000千伏GIS组合电器7间隔、1100千伏GIS母线设备2套,机构预估此次中标金额在16亿元左右。

  记者随即采访了相关公司高管,他们从设备商的角度解析了特高压行业的生存现状和成长空间。

  毛利自2009年开始下滑 寡头竞争热度不减

  平高电气董秘常永斌对本报记者表示,自2004年至2009年,国家电力投资经历了一波超常规的高速发展期,期间各电力设备制造商快速进行产能扩张,一些中低压或其他行业的厂商甚至也纷纷加入输变电设备的研发和制造,意欲分一杯羹。

  而从2009年开始,国家电网投资高速增长出现拐点,并迅速传导到设备制造商,引发常规产品的产能过剩。由于国际巨头ABB、Siemens等在中国直流输电工程中早已赚得盆满钵满,加上合资企业的国产化率上升,“因此在交流设备方面,他们率先降价,意欲扩大占有率,当时西电正筹备上市,为做大收入规模,也加入降价大军,引发行业无序、恶性低价竞争。”常永斌称。

  中国西电董秘田喜民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2011年西电做过业绩预亏,当年三季度出现了亏损,主要是由于市场因素。“从行业来看,普遍遇到了这种情况:市场竞争加剧,价格大幅下降,造成产品毛利润下降。”。

  田喜民认为,对输变电设备行业而言,特高压的蛋糕并不是太大,企业参与数也不多,而且这几年并没有大规模启动。

  “交流750千伏、800千伏和直流正负500千伏、600千伏是超高压,这几年特高压主要启动的交流项目就是晋东南-到荆南的试验线路,从开建到去年扩建交货就没有了;直流就是国网、南网,一年大概能有2-3条线路,所以并没有大规模启动,真正在日常支撑公司每年上百亿元销售收入的,还是大量特高压以下电压等级的产品。”田喜民说。

  常永斌对此也有同感,他告诉记者:“目前,常规产品(550kV及以下,252,126kV GIS产品,550kV以下隔离开关、断路器)基本处于微亏、保本状态(摊入固定成本和费用后)。”他透露,平高电气常规产品也是亏得不得了,西电去年业绩预亏,大概也是因为常规产品的缘故。

  据他介绍,目前参与特高压交流竞争的开关设备制造商有:中国西电(开关业务占主营业务收入不到30%);新东北电气;平高电气(开关业务占主营业务收入98%以上),“因此,平高受特高压影响非常大,特高压对公司的业绩弹性相当大。”

  未来看好智能电网、农网、配网

  不过, 两家上市公司董秘均对今年市场表现出了信心。

  “国家推动特高压建设,不是因人而异,是清晰写在“十二五”发展规划里的。”常永斌说,在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试验示范线路一期和二期扩建(增加串补增容)工程中,运行验证特高压输电工程是满足当时预期的,该工程的推出也预示着国家大力推进特高压骨干网架建设进入另一种境界。

  田喜民也向记者表示,随着示范线路的二期扩容投运,其效能和相关设计要求均获得认可,从这个角度来看,国网推进“三纵三横一环网”审批的步伐可能会加快。

  常永斌还指出,从目前对国家电力投资的感觉上来看,电力设备行业的增长点倾向于两端:一方面加大以特高压为骨干网架的智能电网建设,另一方面,加大农网、配网建设。

  他同时认为,今年存在着多种可能加快特高压线路审批的因素,例如特高压已经有相对成熟的运行经验、结构性缺电仍然严重、新能源接入仍是问题,比如西北大量风电场闲置,持续亏损而不能接入电网、国际油价上涨,呼唤新能源建设与不能接入形成矛盾等。

  另外,世界上其他国家已在酝酿建设百万伏输电网络,如印度,意欲建1100kV特高压输电线路。

  事实上,特高压电网建设对消纳新能源的作用毋庸赘言,这也在我国能源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成为焦点。

  “就我们掌握的资料来看,由于中国特殊的资源禀赋,能源基地集中在西北、内蒙等地,水电在西南四川等地,但用电负荷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这样的情形造成我们要么输电,要么输煤。”田喜民说,而这就涉及一个输送问题。

  特高压主干网架的搭建也将进一步促进“三华联网”。常永斌告诉记者:“‘三华联网’的重大意义在于可以更大限度地消纳新能源,可以极大限度地接入西北的大量风电、太阳能及其他新能源,因为众所周知,新能源尤其风能接入比例不能超过10%,否则会引发电网解裂,影响电网运行安全,但大电网的消纳能力则强于分散的电网。”

  (上海证券报 )

  国网第二批输变电项目招标 多公司登上候选榜单

  国家电网4月23日在其国网电子商务平台上,公示了今年第二批输变电项目的中标候选人,涉及通光线缆、通达股份、亨通光电、宏图高科、中天科技、汉缆股份家和齐心铁塔、东方铁塔等上市公司榜上有名。分析人士指出,在国家大力发展智能电网之际,这些企业有望在输变电设备项目中分得一杯羹。

  今年正值国家大力发展智能电网之际,此次招标是国家电网今年的第二次输变电项目候选人招标,第一批名单已于今年3月份公布。此次国家电网的招标项目包括:110(66)kV及以上OPGW(光纤复合架空地线)项目、110(66)kV导地线项目、220kV导地线项目、500(330)kV导地线项目以及上述相关项目的配套钢管塔、钢管杆和角钢塔项目。

  在本次的110(66)kV及以上OPGW(光纤复合架空地线)项目中,创业板上市企业通光线缆和沪市主板上市企业亨通光电分别获得9个标包,宏图高科中标5个包。分析人士指出,光纤类项目属于发展智能电网直接受益的项目,这意味着这类企业在输变电项目中确定了稳定的业绩增长点。值得一提的是,通光线缆在3月份的国家电网第一次招标中也曾中9个标包。

  本次国网招标中,通达股份在110(66)kV导地线项目、220kV导地线项目、500(330)kV导地线项目中分别获得1个、2个及5个标包。通达股份昨日午后公告,据公司测算,上述8个标包总价值为7403.6万元,占公司2010年度营业总收入的9.58%。此次中标事项将对公司完成2012年的销售业绩奠定良好的基础。

  除上述公司之外,铁塔制造企业东方铁塔和齐星铁塔也从此次招标中获益。两公司在多个项目相关的铁塔项目中均有中标,表现不俗。

  公开资料显示,国家电网2011年全年集中招标采购的金额为2306亿元,而国家电网2012年将完成坚强智能电网投资超过3000亿元。分析人士指出,相关的上市公司必定从中获得业绩增长的动力。

  国网上报特高压规划 设备公司期待规划升级

  国家电网的招标向来是左右电力设备公司业绩的风向标。中国西电(601179)和平高电气(600312)13日双双公告,入选国家电网公司皖电东送淮南-上海特高压交流采购项目,被确定为成交供应商。业内预期,两家公司合计中标额达35亿元,对两公司的经营产生重大影响。

  另据消息人士透露,国家电网已将特高压电网“十二五”规划上报至国家能源局,为其制定国家级的电网“十二五”专项规划提供参考。分析人士指出,若国家电网的特高压规划纳入国家级的专项规划,将实际推进特高压的建设,而相关设备公司将迎来突破性增长。

  两公司享35亿合同

  国家电网介绍,淮南-上海的特高压线路起于安徽淮南变电站,经皖南变电站、浙江浙北变电站,止于上海沪西变电站,线路全长656千米,铁塔1418基,静态总投资185.36亿元。工程于2011年9月27日获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核准,同年10月正式开工建设。

  此次输变电设备招标,中国西电称,项目涉及的公司产品包括1000KVGIS组合电器9间隔、1100KVGIS母线设备2套、1000KV变压器11台和1000KV电抗器14台。而平高电气则中标1000KVGIS组合电器14间隔,1100KVGIS母线设备4套。

  据广发证券的研究员韩玲测算,平高电气GIS组合电器14间隔和母线设备4套合计金额预计为17亿元;中国西电的此次中标金额预计达18亿元。

  发布中标结果之后,中国西电股价当日上涨3.71%,平高电气股价却下跌5.22%。分析人士指出,两公司股价走势的差异原因在于中标的项目与市场预期存在差异,在淮南-上海特高压交流项目招标之前,市场普遍预期,平高电气比中国西电中标金额更多,而实际结果相反。

  投资或一触即发

  对于发展特高压,国家电网一直积极,今年年初提出完成“四交三直”七条特高压线路核准开工计划。但在审批层面,特高压核准进度一直不尽如人意,七条特高压线路中,仅有一条交流、两条直流线路拿到路条,并没有线路被核准。

  据知情人士人透露,国家电网已将特高压电网“十二五”规划上报至国家能源局,为其制定国家级的电网“十二五”规划提供参考。国家能源局内部人士称,能源局正在组织编订电网的专项“十二五”规划,但是否将国家电网公司申报的电网“十二五”规划列入其中,还在考虑中。

  2011年年初,国家电网公布的特高压“十二五”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的基础上,需加快“三华”特高压交流同步电网建设;到2015年,“三华”特高压电网形成“三纵三横一环网”,还将建成11回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

  截至目前,规划中的交流路线只有环网的南半段即淮南-上海被核准正招标,其他的交流线路均未被核准。分析人士指出,如果国家电网的特高压规划升级为国家级的专项规划,将实际推进特高压的建设。韩玲也预计,2012年内还有两条特高压交流线路会被核准,其中一条年内招标。

  不过,国金证券分析师张帅则认为,市场对交流特高压项目的经济性和安全性还存有疑虑,国家电网今年拟定的特高压发展交流项目或很难完成。

来自:国家电力信息网

供稿:系统部

木联能软件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