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风机“出海”进程或受阻
近日,来自大洋彼岸的一纸裁决让中国风电企业心生寒意,这是国内新能源行业一个月时间内第二次遭遇美国“双反”(反倾销、反补贴)制裁。太阳能光伏和风电这两大新兴产业一时间陷入“内外交困”的境地。
对于5月30日美国商务部公布的对中国输美应用级风电塔筒征收26%的临时反补贴税率裁决,直接的影响无疑是国内风电塔筒在美国市场的销量。而业内分析指出,这也预示着最近几年中国风电企业蜂拥“出海”的进程将因此而受阻。
风机出口量一年猛增近15倍
近年来,中国风电装机的飞速增长带来了风电制造业产能过剩,为消化产能,国内各主要风电整机及零部件制造商纷纷调整战略,将市场开拓重心渐渐转向海外。尤其是去年以来国内风电产业的急速降温更加快了“风机出海”的进程。
恐引发连锁反应
值得注意的是,从统计数据来看,2011年全年风机“出海”数量猛增主要得益于美国市场出口量的增长,141台出口总量中,有近130台销往美国,从侧面显示美国市场在中国风机“出海”进程中的重要地位。
而今,美国针对国内风机塔筒做出的“反补贴”裁决,让业内普遍担心将大大影响中国风机在美国的销路。
业内专家分析,拓展美国以外的市场是国内企业应对双反不利影响的明智之举,尤其是亚洲新兴市场未来增长潜力十分巨大。但从目前来看,欧洲陆上风电基本饱和,可供开发的陆上风能资源已十分有限,亚洲市场尽管总体容量大,但除印度外,单个国家市场空间还是有限。而且从去年新增装机来看,中国18万千瓦的发电机组,紧随其后的就是美国,安装量达6.8万千瓦,但德国、英国、加拿大和西班牙等市场新增量均未超2万千瓦,与美国相差巨大。
“短期来看,美国市场的重要性仍不容小觑。鉴于此,企业一方面要积极开拓新市场摆脱对美依赖外,但另一方面,如果美国"双反"未来变本加厉,且传导到如风电整机及叶片、齿轮箱等其他设备制造领域,可能将大大影响未来国内风机"出海"的进程。”上述专家表示,长远来看,仍需寄望于国内风电制造业市场需求再次强力崛起。
【中国证券报】 供稿:可再生能源事业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