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联能软件公司-专业软件产品及解决方案提供商
木联能软件公司
 



技术支持
QQ群


029-88895802
010-62026815
029-88895801
170225657

风电行业整改再起 设备改造派生出上百亿市场


发布日期:2012-07-11 11:16:00

最近的酒泉很热闹,甚至不亚于三年前招投标时的火爆。只是这一次的重点是针对风电机组低电压穿越能力的改造。

整改风刮向全国

这次整风是从酒泉刮起的。几个月之前,包括酒泉在内的很多风场短时间内出现了多次风机脱网事故,这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主管部门的神经。

国家电网公司的观点是,针对低电压穿越能力缺失的机组,要求风电场在0.9-1.1倍额定电压范围内,风电机组能正常连续运行。现在的问题是,相当多的机组在1.1倍额定电压100毫秒内就脱网了,不具备这个能力的要在规定时间内整改完成。还要具备必要的高电压穿越能力。他们的理由是,在风电发展比较发达的国家对超过1.1倍电压有要求,最严格的是1.3倍要运行60毫秒。

当各方都体会到了问题的严重之后,面对这场整改风也就显得坦然了很多。

必须指出的一点是,这次规定的是1兆瓦以上的风机必须整改,而对于国内运行时间较长的“750”、“850”型号的风机而言则没有硬性规定。

那么,这部分风机该如何改造,费用该由谁支付?

合同明确的风场,这笔改造费用由设备制造商承担,是合理的。但对于前几年投运的、合同里又没有明确要求的,由设备制造商来承担却有点不合适,因为风电低电压穿越功能是一个新技术,过去政策和用户都没有提出类似要求。

“一旦新国标出台,之后新生产的风机就必须具备低电压穿越功能,而这部分成本就要风机企业来消纳了。

这也使得这场全国风机大整改不仅仅是风机制造企业一方忙碌,而是从风电场到电网,再到风机企业全部参与进来。电网对风电场发出了最后传票,不改造不能并网,风电场只能埋单与风机企业共同完成改造。

改造难题派生新市场

理顺了谁承担改造成本的问题,剩下的难题就是改造技术了。

低电压穿越是一个很成熟的技术,在欧洲已经运行很多年,NORDEX也推行了几年,并作为一个选件放在中国客户的报价单里,业主自由选择,即使当时没有选,后期也可以再买,一两天就能完成改造。

但是,并非所有的风机都可以像NORDEX和VESTAS一样提前规划在内,也并非所有的风机都像金风、湘电一样声称自己的风机都能做改造。

“有些风机确实是无法改造的,不但没有把硬件模块设计进去,连安装硬件所用的空间都没有预留。风机的寿命是20年,这些都该早做考虑,而国内有些企业只考虑3年,3年后拿钱走人,这是不负责任的,也是一批风机企业宣布破产的原因所在。

这批风机能不能由现有的风机制造企业来做改造?VESTAS的销售人员听到这个问题一直在摇头,“这不是加个模块就完成的事情,是在当初设计风机时就把低电压穿越的理念放了进去,是与整个风机一脉相承的。”

的确,国内的风机制造企业几十家,每家的技术路线不一样,有双馈,有直驱,相同技术路线下又有不同的机型,改造成本肯定不一样。

那部分没有整机商愿意去改造的风机怎么办?一个新兴的市场由此萌生。台湾、日本、美国的一些公司纷纷提出专为风机做低电压穿越改造,报价在三四十万到八九十万元不等。

低电压穿越限令只是开始

或许,低电压穿越的规定只是一个开始。随着中国风电在电源结构中的比重日益增加,为了维持电网的稳定性,一些新的要求也会出台。

比如,对于风电场功率预测预报机制已经开始着手,据悉,国家能源局下发了相关文件。《能源》杂志记者从这份管理暂行办法中发现,对所有已并网运行的风电场要求2012年1月1日前建立起风电预测预报体系和发电计划申报工作机制并开始试运行,按照要求报送风电功率预测预报结果,未建立的不得并网运行。并且规定,从2012年7月1日起正式运行风电场预测预报系统。

短短4页的文件,清晰地注明了各种严格要求,比如,风电功率预报分日预报和实时预报两种方式,实时预报则要求时间分辨率为15分钟,也就是说24小时内有96个时间节点。这就对准确率有了更严格的控制,按规定实施预测误差不能超过15%。

种种迹象表明,对于风电行业的管理,势必将日益严格。闻到气味的各风电开发商和风机企业们已然在着手应对。

【中国环境报】 供稿:可再生能源事业部

木联能软件公司